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06

分卷阅读506

    。

可半路冒出个元青,他只是个草根。却拉起了一些人跟着他打江山。他十分骁勇善战,没过上一年,就夺下了许多城池,割地为王,与朝廷彻底对立了起来。无视朝廷的招安,他一心想自己坐上皇位。

战争导致百姓流连失所,死伤无数,有的地方百姓大多都背井离乡。那些田地无人打理,上面长满了杂草。

顾诚玉不用想也知道,当时的百姓们肯定是怨声载道。他们本来安宁的日子被打破,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不要认为打仗和百姓扯不上关系,那些打仗的粮草和所需银钱从何而来?

朝廷需要银子和粮草,叛军也需要银子和粮草。他们都是加大了田税和人丁税,才得来了这些。打仗肯定还需要士兵,这又是从每家每户中挑选出来的壮丁。

壮丁都是家里的顶梁柱,被拉去打仗,家里一家老小如何过活?再说战争的残酷不消言说,死伤的士兵不知凡几。有些壮丁都是一去不复返,朝廷正值为危乱时刻,根本不会出抚恤银。

这样的乱世持续了七年,终于被元青胜了,他成功了开创了青朝。刚建立王朝的时候,百废待兴,自然免除了之前的苛捐杂税,让百姓回到自己的家乡,继续以前的生活。

可是百姓心中能不怨愤吗?他们本来的日子过得十分安逸,却被元青发动的战争给破坏了。他们可不管谁做皇帝,只要这皇帝能带他们过上好日子。

虽然后来朝廷休养生息了好些年,但是百姓的日子依然回不到从前那般丰衣足食。且那些年朝廷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就连边远的小国都插上一脚。

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元青竟然也能坐稳皇帝的宝座,顾诚玉对他还是有些佩服的。

虽然其中隐患肯定不少,可是至少元青在位的三十来年,还能够压制得住。

从书籍中记载的言行,顾诚玉能发现一些偶尔冒出的现代词汇,还有元青的一些习性,都透着一股nongnong的现代气息。不过,他之前的职业似乎与武术有关,顾诚玉猜是雇佣兵一类,身手很好。

只可惜对农业或工业上并没有发展,由此可见这些对他来说并不擅长。唯独创建了馆阁体,算是为科举改了革吧!

元青自身对这些并不懂,可前期的时候,也算知人善用。等坐稳了宝座,就开恩科取士,网罗了不少良才,为他效命。

当时的读书人莫不欢欣鼓舞,因为考试的人数放得很宽,这是他们鲤鱼跃龙门的最佳时机。

只可惜后来元青沉迷于女色,以至于身子被掏空了。生了那么多皇子,自然都对皇位虎视眈眈。最后引发了储位之争,却被当时的赵姓世家钻了空子。

最后,这位穿越同仁创立的王朝,仅仅只有三十二年,就分崩离析了。

顾诚玉又翻阅了一些书籍,了解了本朝的一些大致隐患。最大的隐患自不用说,那就是国库空虚。原先元青发动战争之时,国库就已经见了底。再后来虽然休养生息,但是国库仍不充盈。

后来大衍朝建立,一样是百废待兴。再加上守卫边境的士兵需要大量的粮草和银钱,大兴时不时地扣边,太过分的时候,大衍朝只能选择应战。

内有国库空虚,外有鞑子扣边,简直是内外交困。这还只是国库空虚的问题,慧明帝这些年身子不适,会试改为了三年一次,良才充实得少,再加上夏首辅权倾朝野,朝堂之上就快变成了他的一言堂,这是另一隐患。

顾诚玉能够猜到皇上的用意,当年先皇推翻青朝之时,那些世家都出了不少力。因此在登基之后,大肆封赏有功之臣,有些爵位不但是世袭罔替,还赐了丹书铁券。

世家权势日益壮大,先皇驾崩之前给慧明帝留下了这副烂摊子。这些世家只要不是通敌卖国的大罪,根本动不得。可慧明帝若是不动他们,就得被架空皇权。

既然动不得,那就只能扶持一些新贵与之抗衡,慢慢斩杀世家的党羽,削弱他们的势力。对于会试改为三年一次,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科举的主力军从来不是寒门学子,那些世家子继承不了爵位的,大多都会选择科举入仕。将时间延长,也能有效减少世家后辈充盈朝堂。

慧明帝的大半辈子都在与那些世家斗,要说为何扶持夏清,那就与夏清的个人能力有关了。夏清若是生在乱世,那就是一位枭雄。他有才干是一个,更有一点是他老师所不具备的,那就是阴险狡诈。

咳!朝堂之上光用阳谋怎么能成?那得阳谋阴谋一起上。而他老师生性正直,为人光明磊落,自是不屑于这些的,所以只能给夏清让了位。

皇帝怎么可能只因为老师劝他不要沉迷于炼丹,就同意了老师辞官?所以慧明帝的许多言辞和举动,背后都饱含深意。

第三百八十九章等待时机

顾诚玉的猜测,世家已经被削弱的差不多了。那些世家子侄后辈有才能的不多,大多就已经显现出了颓相。这里头有没有慧明帝的手笔,顾诚玉不知道。这些是世家中有没有大智若愚、韬光养晦的人,顾诚玉也更不知晓。

他只要知道夏清的权势已经让皇上开始忌惮了,现在皇上肯定要重新扶持一名与夏清抗衡的官员或世家,这不就是他往上爬的最好时机吗?

顾诚玉觉得之前皇上对他还算满意,这么一分析,他心里也不由得浮躁起来。他强压下心中的浮躁,深吸了一口气。不能浮躁,再等等,再等几日。若皇上还是想不起他,那他就得想法子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张亥消除对他的成见,只要得了张亥的重用,那他被皇上注意到的机会更大些。否则,就像现在这般,待在这昏暗的文华阁整理书籍,谁还能想得起他?

顾诚玉心里打定了主意,这才将手中的一本书籍放回原处。

“大人!按照您的方法,今儿就能整理完毕了。”甘典籍看着已经焕然一新的书架,顿时觉得心旷神怡。

“嗯!这几日大家都辛苦了,今儿我让下人多带了些饭菜过来,算是好好犒劳大家一番。”顾诚玉笑着对三人说道。

其实整理书籍最辛苦的还要属这三人,搬上搬下十分费力。顾诚玉只是耍耍嘴皮子,写点便签就成。

顾诚玉今日请客,也是因为最近几日这三人着实辛苦,还因为这里的书籍已经整理完毕,得让甘典籍报上去才成。若是甘典籍一直拖着不报,那岂不是要让他在这文华阁待到怀疑人生?

虽然文华阁书籍不少,有许多书籍顾诚玉也十分感兴趣。可是,长年累月地待在这里,那心情自然就美好不起来了。

这段时日的晌午饭,顾诚玉一般都是留在文华阁吃的,不回他的办公处。因此,甘典籍他们听到顾诚玉要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