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小楼传说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6

分卷阅读206

    一夜之后,这是他们第一次会面。

那一夜初识,卢东篱客气地称风劲节为先生,而只一夜过后,他已可坦然而从容地直唤“劲节”。

小楼传说第四部风中劲节翰林

章节字数:4263更新时间:08-07-1415:08

“话说有两个江洋大盗,大碗喝酒大块吃rou之余,也免不了跑到青楼叫几个漂亮姑娘寻欢作乐。适逢隔壁房里有人谈起一个据说收过某人十几箱金银财宝的贪官就从楼下经过。他们两个练过武,耳目灵敏,隔壁房里的话听得一清二楚,便连风花雪月都忘了,把身边的姐儿全赶了出去,自家商量几句,就从窗子里翻下去,一路追寻大肥鱼。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隔壁偏生有一个武功比他们还要好上百倍的人物,又碰巧把他们商量的话听得一句不漏。”风劲节笑吟吟道,“这位绝世高手又偏偏长得相貌出众,丰姿潇洒,竟引得四五个最顶尖的青楼红粉为了争抢他打了起来。这女人一打架,男人若不早早溜走,下场必定奇惨。他一个人逃出青楼,寻思着闲着也是闲着,就跑来管管闲事了。”

他这里徐徐说来,也不知几句真,几句假。卢东篱听得只是笑,卢东觉却是气结:“你早知道他们要对我们下手,也不早点来,害我们吃这么大的苦。”

风劲节白他一眼:“软玉温香投怀抱,哪个白痴会推开美女来管两个大男人的死活,要不是丽姬、如姝她们打起来了啊……”他郁郁然叹息一声,面若有憾,“谁有闲工夫跑这来喝酒。”

卢东觉气得脸青身颤,几乎没背过气去。

卢东篱笑道:“东觉,他逗着你玩,你还偏要上当。那些江湖人,要偷要抢,自然是要选在夜半三更才下手,他当然不用急着赶过来。”

卢东觉悻悻然:“他若早些出手,你至少不会挨打受惊。”

风劲节漫然道:“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不谢旁人救命之恩,反怪救人的没有来得更早,没有万事把他放在最先,所谓读书人的道理,真是让我这等俗人佩服啊。”

“你……”卢东觉被他数落得脸红耳赤,卢东篱瞧着可怜,笑道:“他还是个小孩子,你和他计较什么?”

风劲节冷笑:“你不计较,你要不计较,就不会好好的翰林不当,跑到下头来做县令。”

卢东篱略略一怔,随即微笑:“你知道了。”

“我的生意遍及全国,在京城开了三个绸庄,四个钱庄,还有五六家珠宝行,连宫里的生意都常做,要打听一下消息,从来不是难事。”风劲节看定他,“卢东篱,定江卢氏,世代书香,虽近年略有末落,族人生活稍有困窘,子弟中却有卢东篱生就奇才,十二岁便应童子试,十六岁已金榜题名。”

卢东觉终于找到插话机会了:“其实大堂哥的文章做得最好,只是因他年纪太小,一甲不好点他,才被发到二榜的,”说到这里,神色憾憾,“也就失去了名满天下的机会。”

卢东篱微微一笑:“本来呢,鼎甲的状元、榜眼、探花,照例是要入翰林院的,反是二甲有机会发到下头为官,真正经世致用,倒是比留在宫中舞文弄墨的好。”

卢东觉不以为然:“但每次大考,只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名字,才会轰传天下,为仕林所羡,有几个人记得二甲进士们都叫什么名字。”

风劲节又是一声冷笑:“儒生们想要抢一甲的名份,不过是中了名士毒,耻于实务经济之道,以为那是俗吏之能,州县之具而非庙堂之气。其实实务是经世之本,本立方能道出,若不能实务,纵能做花团锦簇好文章,也不过是个帝王清客。运气再好,亦只是偶尔进宫去陪皇帝做几首诗,运气不好,终身坐冷板凳,有何意趣。那些百姓们羡慕当状元的,只不过是被戏文害了,以为一做状元,就立刻是八府巡按,手掌尚方宝剑,还动则娶相爷的女儿、皇帝的公主,又哪里知道,便是状元,也不过是封做从六品的修撰,榜眼探花,也只是从七品的编修。”

卢东觉抗声道:“可是大堂哥做得很好啊,虽是二甲,也封到从五品了,还时常应召,倍受圣眷。”

风劲节似笑非笑看着卢东篱:“也不知你是幸还是不幸,原该发到地方上为官,偏偏因你年纪太小,吏部的人都不知道该给你安排什么位置,文章又太好,虽然不入一甲,皇帝也不想放你下去,所以破例让你入了翰林院,你陪王伴驾了几次,诗词文章都做得好,官职升了又升,三年之内到了从五品。”

卢东篱微笑:”也未必是真好,不过是因着我当时年少,便是文章中有些不足之处,也无人与我计较,略有一点好处,便被大大夸赞。“

“更何况皇帝也喜欢年青漂亮的人,有个俊秀少年在旁边说笑应答,和诗作词,总比那些鸡皮鹤发的大学士们,让人看得赏心悦目。”风劲节哈哈笑道。

卢东篱又好气又好笑:“你谈论的是当今圣上,可否不要如此刻薄。”

风劲节听而不闻,只笑望着他:“你这般受宠爱,为何会跑到下头来当官?”

卢东觉也振作精神,望向卢东篱:“是啊,大堂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在京城里,出入皇宫,陪王伴驾,多么风光荣耀,为什么非要到下头去呢。家里的长辈都指望你过几年能在朝廷中有一个位置,你却偏偏把大好前程轻掷,听到消息时,族里的长辈,都气得不轻,偏偏怎么问你,你也不说原因。”

卢东篱笑笑摇头:“所谓一入龙门,平步青云,所谓一考中功名,即刻出将入相,参与国事,得到重用,其实真的不过是戏文闲谈罢了。真到了官场里才知道,那个地方最讲资历,幸进之门难开,也不应该开。我做了三年翰林,从七品升到从五品,也算是升官神速了。我时常应召入宫,多得圣上赞赏,但圣上绝不会问我国事,也不会提升我的官职到足以参与国事的地步。若圣上真下这样的旨意,朝中也有的是大臣拦阻反对。其实换了是我,也一样会反对这样的人事升迁。”他微微叹息道,“你们在远方村镇,看我无限风光,又哪里知道,我的差事,其实只是会会文书,发一些例行的诏令,如表彰某地节妇,或传旨奖励一些官员罢了,连参加朝会的资格都没有。说是翰林待诏,其实真正重要的诏书圣旨,自有大学士去起草,与我没有半点相干,我每天的差事,不过是到衙门打个转,半点闲散公务,然后回家等着皇上偶尔的传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