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囤货求生日常 第183节
书迷正在阅读:要你爱我(SC1V1)、七十年代攀高枝儿、染布梅三娘、反派媳妇要崛起[七零]、醉枕东都、有1梦没1强、黑巴克【女明星vs特种兵】、年级榜上见[重生]、金丝雀的职业cao守(纯百/3p)、认识的哥哥
等隔温房可以拆了,就把双层木板撬开,这样中间的隔温棉和救生毯就还是完好无损的。 麻烦又耗时是真的,但是没办法,谁叫他们人穷物资少呢。 王清清边敲木板边替自己心酸:“我可真怀念那一仓库的消防物资啊,裹着隔温毯应抗火海都没问题。要是我们当初能把整个南山仓库都搬空,现在我们就直接把家里铺满隔温毯,还造个什么劲儿的隔温房啊!” 一卷隔温毯占地可不小,他们当初运力有限,只能两三人搭伙弄一卷回来备用。 倒是紧急救生毯他们拿了不少,这会儿除了一会儿要固定到自家大门上的,以及在身边以防万一的那一张之外,其他的救生毯都被他们填进隔温房的夹层里去了。 即使这样,他们手上现有的隔温物资也还是不够把隔温房的房顶夹层铺满,只能先紧着靠近山洞的那部分铺,剩下的部分就用旧棉被里拆出的棉絮填充。 吴星月挥着锤子把一根长钉砸进木板边缘:“别做梦了姐,你要是有那本事,咱不如直接在南山占地为王,直接把那一整个仓库都铺满隔温棉,我们还怕什么极昼啊。” “你不如这么想,我们留下的那些物资,不知道救了多少人的性命,功德无量啊。”江暮云倒是真有那搬空仓库的本事,但她也只是拿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小到哪怕当时的赵家昊等人在她收完之后再回去原地看一遍,也未必能发现东西少了的程度。 原因无他,没必要。 隔温毯又不是枪—支弹—药这样落在别人手里会对她产生威胁的物资,拿再多也是堆在空间里看着好看。 她空间里的东西已经够用了,何必把事情做绝断了别的幸存者的生路。 而且那么多物资不翼而飞,指不定哪个幸存者脑洞一开就往空间上猜了呢? 当代年轻人谁还没看过几本玄幻小说,幻想过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随身空间啊。 就算是唐安这种末世前一心训练的孤僻崽都有过一个空间梦。 远在南一基地辛勤挖地窖的唐安难得没绷住自己的正经人设,靠在山壁上喝了口水,喘了一会儿后调侃道:“我这会儿要是有个空间指哪儿打哪儿,要多大的坑就收多大的地,咱也就不用遭这罪了。” 她男朋友一锄头挥下去:“那你到时候还要我吗?” 这话一出,四周正在干活的小队成员立刻开始起哄。 有和唐安推销自己让她换人的,也有一本正经地反驳对方说气氛都烘托到这儿了,不开个后宫三夫四侍真的很说不过去。 南一基地自从发现温度不对劲之后,就一直在进行地下避难所的挖掘工作。 他们没有机器,只能徒手挖山,有时候碰到实在没法撬出来的大石块还会前功尽弃,只能另换一块地方重新开始。 累身又累心。 难得有了个轻松些的话题谈笑,大家一个个都亢奋得像是喝了半斤二锅头。 唐安支着铁锹挨个给了那几个说话不着调的来了一下:“干—你们的活吧,回头地窖挖不完,温度上来了我们就真得生不同衾死同xue了。” 昼夜温差的异常非常明显。 江暮云等人发现了,南一基地的人发现了,北区基地、曙光基地,留守在西郊的小队,以及无数藏在城市废墟中的幸存者们,全部都察觉到了这份不同寻常。 住在山林间的幸存者们挖坑的挖坑,往山体内部扩山洞的扩山洞。 而住在城市里的幸存者们,有拖家带口往地下建筑里迁徙的,也有物资丰富,能用各种隔温材料武装自己的庇护所的。 甚至还有住在城郊农村的幸存者,曾在冬季藏了一地窖的冰,这会儿正琢磨着实在不行就搬进冰窖里住的。 江暮云等人的隔温房全部完工的那一天,南一基地正式开始往他们的各个地窖里搬运物资,为可能到来的搬迁做准备。 北区基地清空了他们最大的一处仓库,将这处深入山体的巨大溶洞改造成了临时避难所。 曙光基地原本就位于城郊村镇,村民们家家户户都有地窖,在得到基地示警之后,幸存者们纷纷开始在地窖门口建造小屋用以阻挡风沙,防止自己进入地窖避难后被沙尘堵住地窖出口。 和即将到来的高温相比,长期暴露在沙尘暴中的危险已经变得不足为惧了。 越来越多的人带着面罩纱巾走出家门,为活命而拼命。 江暮云等人将自己所有可以用来储水的容器装满,收起帐篷,拍掉身上guntang的沙尘。 江暮云拎着水桶,在风沙中和众人挥手告别。 江暮云关上隔温房简陋的小木门,用铁钉将门栓钉死。认真检查了门上铺设的隔温棉,确认它牢固稳定不会突然从门上脱落。 还有他们为绳铃留下的小小通道,周围都用软棉布做好了隔档,拉动绳铃的时候确实会更费力一些,但这样可以阻挡那些想要顺着通道往隔温房里挤的沙尘。 一切准备妥当,今天就是他们最后一次出门。 丝丝缕缕的热气缠绕在密仄的沙尘上,贪婪地向下蔓延,注视着它被埋藏在浓黑沙尘下的猎物们。 第109章 ◎开心的第一百零九天:低温慢煮牛排◎ 隔温房的存在拖住了山洞内的温度上升的速度, 短暂地让山洞内部的温度停留在了三十五度上下。 这个温度不得不说让几人松了口气,至少农作物们好像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运气好说不定还能熬过这次高温。 农作物们的住处, 他们都统一按照人类居住标准给安排好了隔温房。 大桶大桶的水绝对够它们几个月的用量。 用来给农作物们供水的纱布条们, 也都被他们细心地固定在了种植盆上, 保证不会有哪条纱布意外滑落,导致一盆珍贵的农作物渴死。 而他们养的那些崽子们,也全部都搬到了隔温房里生活。 兔子们要打洞,彼此间又好像有点什么大仇,没法住太近, 只能分散养在王清清等几个家门口有泥巴地的人那边。 像江暮云家门口这样直接就是一块大石台的,那些兔子就算把爪子刨出火星来也打不出兔子洞。 给兔子们储备食物也很简单。 这天气又干又热,江暮云等人只要在砍树的时候顺带着割点草料, 不管放哪儿都能让它们火速变成可以长期储存的干料。 王清清等人甚至移植了几块新鲜植物到它们窝边。 就是不知道在这种温度下,那些没人浇水的植物能不能顽强地活下来。 反正他们是不可能匀出水来给植物浇水的。 只要这些兔子别吃彼此别饿死,那就拿干料将就着吃吧, 瘦点儿也无所谓, 他们可以等之后再把它们养回来。 实在不行还能往里掺点儿蘑菇干, 就当给它们换换口味。 江暮云家的几只鸡也不用她催,隔温房一建好就自觉主动拖家带口地搬了过来。 这几只鸡不像那些兔子会自己往深了打洞,要是把它们放外面, 等极昼过去之后,它们就直接变成真窑鸡了。 崽子们的搬家事宜都安排好了, 江暮云拥有了大把的空闲时间来改善自己的蜗居环境 。 江暮云空间里不缺冰不缺水, 她选择直接在山洞里摆一堆冰块降温。 冰块降温容易让山洞内部不同地方的冷热不均, 舒适度肯定比不上空调, 但江暮云也没想过要住浮动房。 在浮动房里开空调, 就意味着空调外机排放的热气会往山洞里散。 以前天天出门,只有晚上回家后在浮动房里活动,往山洞里散热气倒是无所谓。 现在不一样了,她和小白得天天在家待着,说不定一待就是一两个月,要是开空调,那空调必然是二十四小时都不会停的。 想也知道山洞的散热能力绝对顶不住她这么折腾。 而且这样一来,空调会不会被闷坏是两说,山洞里肯定是没法待的。 那她和小白就都得一直在浮动房里窝着。 这可是以月计数的时间长度啊,这要是整天在浮动房里窝着,那真的是比坐牢都不如了。 在山洞里装空调也是同理,她怕空调开的时间久了,隔温房里的温度反而比外面更高。 那这隔温房还隔个什么劲儿啊,改名烤箱得了。 江暮云想了不少办法试图让山洞内的温度均匀一点,最后所有投机取巧的办法都失败了,她只能用最朴素的办法——把山洞里所有杂物都收进空间,只留一张床和一个沙发,然后把冰块放在山洞四周,直接把中间的活动区围起来。 这样虽然重心活动区的温度不比周边温度低,但至少不会让她从沙发一头滚到另一头的时候都能感受到明显温差。 夏天嘛,空调开十六度和二十六度都各有各的舒服,正常都不会觉得热。但要是刚从十六度空调房里出来跑到二十六度的环境中,那原本不热也会觉得热。 这个安排江暮云自己是挺满意的,就是小白不开心了好几天。 它怕热,平时都是直接趴在冰块边上的。 江暮云把冰块放在沙发边、床边的时候,它可以同时挨着冰块和江暮云,纳凉和被摸摸头两不误。 可现在冰块都被挪去边边角角了,它的快乐瞬间就少了一半,江暮云给它开罐头都弥补不了的那种。 还有个比较麻烦的事就是做饭。 江暮云空间里是有许多之前打包好的成品饭菜。 她之前每次打包的饭菜都是按照百人份工地餐标准来的,她一个人天天吃也能吃个好几年,这会儿空间里还放着大半呢。 但是这饭菜再好吃,种类也终究是有限的。 尤其相同的菜每次吃都是同一个熟悉的味道,一丁点变化都没有,吃多了总会腻。 江暮云偶尔还是想自己开个火,弄点新奇食物换换口味的。 她自己做不出多好吃的饭菜,但跟着教学视频用半成品做点懒人餐还不简单。 况且江暮云她自认炒菜不行但炖菜手艺一流,她还会自己弄焖锅吃呢,喂饱自己不成问题。 还有之前楚不闻教她的各种手残也不会炸锅的末世食谱,做蘑菇的做rou干的都有。 前世必须天天吃这些东西的时候,江暮云自然是看见它们就恶心。 现在她每天正常吃饭啥都不缺了,也就不那么抗拒蘑菇和变异动物rou干了,有时候尝尝这些老味道还挺怀念的。 外头他们搭好的厨房暂时没法用,早在风沙起来的时候他们就把厨房的烟囱给封了,就怕沙尘堵烟囱。 而在山洞内用小炉子烧也不大行。 江暮云空间里要啥有啥,她做菜不局限于水煮,现在山洞里通风不行,她怕弄出油烟来,味道几天都散不掉。 江暮云就只能趁着外面隔温房温度还没那么高,端着炉子在隔温房里做菜。 她还特意每回都按最大分量做,做多了就放空间里存着,下回想吃了就直接吃现成的。 就这么跑了一段时间之后,也不知道是她做饭的温度都攒下来了,还是外界已经正式变成了低温烘焙大烤箱,总之,隔温房里的温度,也不再是靠忍忍就能待下去的了。 江暮云只能回家,靠空间里的存粮生活。 好在她这段时间也折腾了不少五花八门的食物,每天轮着花样吃,偶尔煮点儿气味不重的东西找找新鲜感,日子过得也挺好。 而隔温房里的原住民,那两大三小五只鸡,不,现在从个头上来看,它们已经是五只大家伙了。